在现代化交通建设中,公路安全设施的完善是确保行车安全、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一环,双边丝护栏网作为常见的公路防护设施,因其结构稳固、抗冲击能力强、视觉警示效果显著等特点,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、省道、县道等各级公路的边坡防护,本文将详细介绍公路双边丝护栏网的施工方案,包括前期准备、施工流程、质量控制及后期维护等关键环节,旨在为相关施工单位提供科学、实用的指导。
一、前期准备
1. 现场勘查与设计
现场勘查:在施工前,需对施工路段进行详细勘查,包括地形地貌、土壤性质、交通流量、周边环境等因素的考察,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。
方案设计:根据勘查结果,结合项目要求,设计合理的双边丝护栏网布置方案,包括确定护栏网的长度、高度、立柱间距及埋深等参数,同时考虑与现有交通标志、路肩的协调性。
2. 材料准备与采购
- 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双边丝护栏网材料,包括镀锌钢丝网、立柱(含底座)、连接件(如法兰盘)、防阻块等。
- 确保所有材料质量合格,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,特别是对镀锌层厚度有严格要求,以增强防腐性能。
3. 施工队伍与设备
- 组织专业施工队伍,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,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规范。
- 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,如挖掘机、装载机、运输车辆、打桩机、测量工具等,确保施工效率与安全。
二、施工流程
1. 基础处理
开挖与修整:根据设计要求,使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的方式,开挖立柱基础坑,基础坑应保持垂直,无松软土层,坑底应平整,无积水。
基础加固:对于软土地基或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段,需进行基础加固处理,如铺设碎石垫层、设置混凝土垫块等,以提高立柱的稳定性。
2. 立柱安装
定位放线:使用测量工具精确放样,确定每根立柱的准确位置。
打桩安装:采用打桩机或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,将预处理好的立柱打入基础坑中,确保立柱垂直且稳固,立柱打入深度需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应达到设计标高以下一定深度。
调整与固定:安装过程中需不断检查立柱的垂直度与水平度,必要时进行微调,安装完成后,使用法兰盘和螺栓将立柱固定在地面上。
3. 护栏网安装
网片准备:将双边丝护栏网片按照设计长度裁剪好,并检查网片是否完整、无破损。
网片安装:将裁剪好的网片通过防阻块或直接固定在立柱之间,使用连接件(如扣环)将相邻网片连接起来,确保网片紧绷无松弛。
张拉调整:安装过程中需不断调整网片的张紧度,确保其既不过紧也不过松,达到最佳的防护效果和视觉美观。
三、质量控制
1. 材料检验:所有进场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。
2. 施工过程控制:施工过程中应实行“三检制”,即自检、互检、专检,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,特别是对基础处理、立柱安装的垂直度与稳定性要进行重点检查。
3. 验收标准:双边丝护栏网安装完成后,应进行全面检查与验收,验收标准包括但不限于:网片完整无损、张紧度适宜、立柱垂直稳固、基础处理符合要求等,同时需进行功能测试,如模拟车辆碰撞试验等,确保其防护性能达到设计要求。
四、后期维护与保养
1. 定期巡查:建立定期巡查制度,对双边丝护栏网进行日常检查与维护,及时发现并处理损坏或松动的部分。
2. 清洁保养:定期清除护栏网上的杂物和污染物,保持其清洁美观,对于因长时间使用而出现锈蚀的部件应及时更换或进行防腐处理。
3. 应急处理:制定应急预案,对因自然灾害(如洪水、地震)或交通事故导致的严重损坏进行快速修复与恢复。
公路双边丝护栏网的施工是一个涉及多环节、多工种协作的复杂过程,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安全与行车舒适度,通过科学的前期准备、严谨的施工流程控制、严格的质量管理以及后期的维护保养,可以确保双边丝护栏网发挥其应有的防护作用,作为施工单位,应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,注重细节管理,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,为构建安全、高效的公路交通环境贡献力量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