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风凛冽,冬季如同一座隐形的高压锅,将乏脂性湿疹的隐患悄然催生。而在这其中,偏爱热汤的老年朋友们,更是如同置身于“重灾区”的漩涡之中。近日,蒋奶奶这位爱干净的老人,便不幸成为了这场肌肤之灾的受害者。她那原本光滑的肌肤,如今却如同被撒上了一层薄薄的鳞屑,双臂双腿更是裂痕纵横,痒痛交加,让人不忍目睹……
医生们紧急提醒广大市民,冬日里的每一次沐浴,都需谨记关乎水温、时长、保湿的“三字经”。稍有不慎,便可能将这冬日里的温柔陷阱,演变成一场肌肤的噩梦。
医生细心地为年迈的蒋奶奶把脉病情,通讯员周珊用镜头捕捉下了这一幕。这位72岁的蒋奶奶,平日里对清洁情有独钟,习惯于睡前以热水沐浴,然则入冬之后,水温的攀升似乎并未为她带来预期的舒适,反倒是带来了无尽的瘙痒之苦。
半个月的光景,蒋奶奶的周身瘙痒如同顽疾般缠绵不去,唯有在热水的浸泡中,方能暂时缓解那折磨人的不适。她日复一日,近乎疯狂地用近45℃的热水,浸泡近30分钟,甚至夜半醒来,痒意难耐,亦会再次投身热水的怀抱。直至一周后,全身皮肤奇痒难耐,疼痛至极,她才不得不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·武汉脑科医院皮肤科寻求帮助。
接诊的医师樊倩雯,面对蒋奶奶全身皮肤如覆白霜,干燥且遍布白色细碎鳞屑的景象,心中不禁一紧。尤其是双小腿的皮肤皲裂,网状交织的红斑,宛如鱼鳞般脆弱,蒋奶奶在问诊过程中,忍不住抓挠,抓破之处,疼痛令她牙关紧咬。经过综合检查,樊倩雯医师确诊蒋奶奶患上了乏脂性湿疹。
樊倩雯医师指出,老年人皮脂分泌相对较少,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更是如此。加之蒋奶奶高温、长时间、频繁的过度清洁,导致皮肤表面的保护膜——皮脂膜被破坏,这才诱发并加剧了湿疹的发作。
为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,樊倩雯医师为蒋奶奶制定了止痒、中药熏洗、光疗等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,并反复叮嘱她避免烫洗,加强保湿。经过五天的综合治疗,蒋奶奶的皮疹明显消退,皲裂处已愈合结痂,瘙痒之感亦不复存在。
樊倩雯医师提醒广大市民,冬季洗澡需注意以下几个数字:42℃,20分钟,5分钟。冬季不宜天天洗澡,2至3天一次即可;水温不宜超过42℃,淋浴时间控制在10至15分钟,泡澡则不宜超过20分钟;选择滋润型的温和沐浴露,避免使用清洁力强的皂基类沐浴露或肥皂。洗完澡后,抓紧黄金5分钟涂抹身体乳,加强保湿。
樊倩雯医师还提醒,乏脂性湿疹可通过自查自测。若日常常感皮肤干痒,出现干燥的白色鳞屑,一刮皮肤便出现发白的痕迹,往往提示皮肤干燥。若瘙痒加剧,越洗越干,甚至出现鱼鳞样的皲裂、脱皮,则可能为乏脂性湿疹。初期应严格避免过度烫洗和搔抓,并坚持使用皮肤保湿剂,大多可自行恢复。若恢复不明显甚至加重,应尽早前往正规医院皮肤专科,遵医嘱进行足疗程治疗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